- 您所在的位置:
- 海南農業(yè)品牌網(wǎng)首頁
- 三亞農業(yè)品牌首頁
- 品牌農業(yè)
- 文章頁
三亞:10畝豇豆地,畝產增收1000斤
發(fā)布時間:2023-05-11 21:39:32 作者:

在三亞崖州區(qū)城西村,“博士村長”團隊成員(右一)在田間與農戶溝通豇豆種植經(jīng)驗。
“在‘博士村長’團隊的指導下,今年我們又迎來一個豐收年。”5月10日,提起這一季的豇豆種植,三亞崖州區(qū)臨高村豇豆種植戶洪良忠笑著說。
洪良忠在臨高村郎芒田洋有10畝豇豆地,每年冬春季節(jié),豇豆種植是老洪一家的主要收入來源。2022年,三亞崖州區(qū)推出“博士村長”項目,以科技助力鄉(xiāng)村振興。在“博士村長”易克賢團隊的指導下,洪良忠在自家田里全面實施豇豆農藥化肥減量技術,產量明顯提高,豇豆品質有效提升,每畝產值可達2.3萬元。
“我種了一輩子豇豆,科學種植讓我嘗到了更大的甜頭。”洪良忠說,受益于“博士村長”團隊推廣的新技術,10畝豇豆采摘期提前10天,畝產增收1000斤,因高品質每斤收購價增加1元,農藥減施一半以上。
“近年豇豆薊馬、斑潛蠅、枯萎病等病蟲害發(fā)生較為嚴重,農戶存在盲目施藥現(xiàn)象。我們集成了病蟲害物理防治、生物防治、植物誘導免疫和科學用藥等綜合防控技術,在減藥節(jié)約成本的同時,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和保護環(huán)境,讓農戶切實受益。”“博士村長”易克賢團隊成員張起愷說。
認真學習農藥化肥減量技術后,洪良忠在地里搭起防蟲網(wǎng)、鋪上地膜、掛起粘蟲板,按指導有序施灑葉面肥、土壤改良劑、食誘劑、復合微生物菌肥等,一套“組合拳”出擊后,地里的病蟲害明顯減少。
“今年2月是豇豆上市的旺季,當時周邊同期種植的豇豆因為病害原因都已經(jīng)罷園。”洪良忠透露,得益于科學管理,自家的豇豆地一直采收到四月份,采收時間明顯延長,為他帶來一筆可觀的收入。
相比以往愁賣、怕檢測,今年,洪良忠的豇豆成了收購商眼中的“寵兒”,送往批發(fā)市場的豇豆往往在短時間內被搶購一空,價格也高出不少。“因為豇豆品質好,收購價格能達到6至8元一斤,周邊的農戶都主動跟我學習種植新技術。”洪良忠自豪地說。
采收時間增加、收購價格增加、畝產增加、化肥農藥減少,在“三增一減”中,洪良忠喜獲“豇豆財”。